科普 | 长隧道沥青路面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
文章出处:未知 人气:
发表时间:2020-12-16 14:16:47
引言
为维持隧道内路面抗滑能力长期持久,广东省今年通车的高速公路各长度隧道内路面结构均为沥青路面。本文就长隧道沥青路面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展开讨论,部分观点来自广东华路公司吴传海总工,一并致谢。
可行性
隧道内路面结构为沥青路面的前提是隧道水文、地质条件适合,无地下水头涌水至路面结构层。当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念主要针对结构层以上的来水,主要是雨水,对路面结构层以下涌水未开展相关研究,也无法提出应对措施。针对有涌水可能的隧道,建议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或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。
设计原则
隧道沥青路面结构主要参数(层厚与沥青混合料类型),一般参考主线桥面铺装。例如,主线桥面铺装为4cmSMA-13+6cmAC-20cm,则隧道沥青路面为相同结构;主线桥面铺装为4cmAC-13+6cmAC-20,则隧道沥青路面为相同结构;主线桥面铺装4.5cmAC-16+5.5cmAC-20,则隧道沥青路面为相同结构。
注意事项
基层结构
综合广东通车项目隧道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结果,基层类设计参数推荐如下:基层厚度24cm,混凝土强度C40;底基层厚度20cm,素混凝土强度C20;垫层厚度15cm,素混凝土强度C20,适用于无仰拱段,有仰拱段不设。
灌缝材料
由于沥青路面施工时,沥青混合料温度高,为防止破坏基层水泥混凝土面板灌缝材料,灌缝材料必须选择耐高温材料。建议使用改性沥青类灌缝材料。
反射裂缝
隧道内基础条件好,板块稳定,板间无错动,毋须采用防反射裂缝措施。
界面处理
采用抛丸或精铣刨处置全部基层水泥混凝土面板表面,去除浮浆,保持界面粗糙、清洁,不得有尘土、杂物或油污。
防水粘结层
为了增加粘结防水层与水泥面板的粘结,在施工粘结防水层前先在水泥面板表面喷洒改性乳化沥青底油(PCR),洒布量为0.3~0.5kg/m2。待改性乳化沥青层完全破乳及水分蒸发后,再均匀喷洒改性热沥青,用量应控制在1.6~1.8kg/m2范围内,并保证喷洒要均匀、控量要准确,达到要求的厚度(1.5mm)。防水粘结层形成后,为防止被损伤,应及时洒布一层碎石作为保护层。碎石的粉尘含量应不大于0.8%。碎石撒布量为6~8m3/1000m2(满铺的60%~70%),矿料规格为4.75~9.5 mm,洒布后用6-8t 轻型压路机以较慢的速度碾压。
通风措施
为确保长隧道内沥青路面施工质量,必须采用强制通风措施。相关内容参见《实例 | 应用于长隧道沥青路面施工的通风设备》。
温拌剂与净味沥青
在通风良好的长隧道内,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作业现场的热量与烟气可以及时发散,不影响施工质量。在这种条件下,可不必添加温拌剂与净味沥青等外掺剂。
阻燃剂
对沥青路面阻燃剂的使用还存有一定争议。据介绍,多数情况下,隧道内发生火灾时,火苗一般向上燃烧,对沥青路面的破坏不易明确。但可能存在某种险情,例如易燃液体在隧道内泄漏、流淌、扩散并燃烧,此时火焰直接位于沥青路面表层,对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性必须有一定要求。
现场施工时,阻燃剂主要通过拌缸投放,相对方便。本着“安全第一”的原则,可考虑在长隧道(超过1000米)沥青路面表面层添加阻燃剂。
为维持隧道内路面抗滑能力长期持久,广东省今年通车的高速公路各长度隧道内路面结构均为沥青路面。本文就长隧道沥青路面设计原则及注意事项展开讨论,部分观点来自广东华路公司吴传海总工,一并致谢。
可行性
隧道内路面结构为沥青路面的前提是隧道水文、地质条件适合,无地下水头涌水至路面结构层。当下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理念主要针对结构层以上的来水,主要是雨水,对路面结构层以下涌水未开展相关研究,也无法提出应对措施。针对有涌水可能的隧道,建议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或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。
设计原则
隧道沥青路面结构主要参数(层厚与沥青混合料类型),一般参考主线桥面铺装。例如,主线桥面铺装为4cmSMA-13+6cmAC-20cm,则隧道沥青路面为相同结构;主线桥面铺装为4cmAC-13+6cmAC-20,则隧道沥青路面为相同结构;主线桥面铺装4.5cmAC-16+5.5cmAC-20,则隧道沥青路面为相同结构。
注意事项
基层结构
综合广东通车项目隧道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结果,基层类设计参数推荐如下:基层厚度24cm,混凝土强度C40;底基层厚度20cm,素混凝土强度C20;垫层厚度15cm,素混凝土强度C20,适用于无仰拱段,有仰拱段不设。
灌缝材料
由于沥青路面施工时,沥青混合料温度高,为防止破坏基层水泥混凝土面板灌缝材料,灌缝材料必须选择耐高温材料。建议使用改性沥青类灌缝材料。
反射裂缝
隧道内基础条件好,板块稳定,板间无错动,毋须采用防反射裂缝措施。
界面处理
采用抛丸或精铣刨处置全部基层水泥混凝土面板表面,去除浮浆,保持界面粗糙、清洁,不得有尘土、杂物或油污。
防水粘结层
为了增加粘结防水层与水泥面板的粘结,在施工粘结防水层前先在水泥面板表面喷洒改性乳化沥青底油(PCR),洒布量为0.3~0.5kg/m2。待改性乳化沥青层完全破乳及水分蒸发后,再均匀喷洒改性热沥青,用量应控制在1.6~1.8kg/m2范围内,并保证喷洒要均匀、控量要准确,达到要求的厚度(1.5mm)。防水粘结层形成后,为防止被损伤,应及时洒布一层碎石作为保护层。碎石的粉尘含量应不大于0.8%。碎石撒布量为6~8m3/1000m2(满铺的60%~70%),矿料规格为4.75~9.5 mm,洒布后用6-8t 轻型压路机以较慢的速度碾压。
通风措施
为确保长隧道内沥青路面施工质量,必须采用强制通风措施。相关内容参见《实例 | 应用于长隧道沥青路面施工的通风设备》。
温拌剂与净味沥青
在通风良好的长隧道内,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作业现场的热量与烟气可以及时发散,不影响施工质量。在这种条件下,可不必添加温拌剂与净味沥青等外掺剂。
阻燃剂
对沥青路面阻燃剂的使用还存有一定争议。据介绍,多数情况下,隧道内发生火灾时,火苗一般向上燃烧,对沥青路面的破坏不易明确。但可能存在某种险情,例如易燃液体在隧道内泄漏、流淌、扩散并燃烧,此时火焰直接位于沥青路面表层,对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性必须有一定要求。
现场施工时,阻燃剂主要通过拌缸投放,相对方便。本着“安全第一”的原则,可考虑在长隧道(超过1000米)沥青路面表面层添加阻燃剂。
下一篇:改性沥青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因素 上一篇:沥青混合料用纤维素纤维研究